为什么孩子总是会用“你不公平”来责难父母?

之前写的一篇文章《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人为生育二胎而烦恼》,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这样问道:

“生活条件差一些还不是最糟的,父母能否一碗水端平?精力财力会不会有所倾斜呢?

现实生活中能让孩子感受到的不公平那就是有很明显的倾斜。”

这引起了我的思考,我想这也是许多家庭里有两个以上孩子的父母可能会遇到的问题。

曾经看过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《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》,里面写了关于如何处理手足之间的“公平”问题。如果借鉴作者的观点和处理原则不仅可以化解孩子之间关于“公平”的矛盾,还可以培养他们之间的亲密感情,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。

父母对于“公平”持有怎样的观念很重要

在物资匮乏、经济条件欠发达的年代,父母们没有多余的财力和精力去对子女们做到表面的公平,大孩子要帮助父母照顾小孩子,小孩子要穿大孩子的旧衣服,彼此之间没有条件去比较,孩子们对父母心存理解,长大了也会彼此照应,相互扶持,如此种种,在这种艰苦朴素、勤劳节俭的社会环境下,反而不常出现孩子对父母发出“不公平”的责难。

现在经济条件转好,许多父母开始有条件、有能力为子女们提供丰富的物资,为了体现对两个孩子“公平”的爱,于是就不计后果的做出许多错误的示范:两个孩子玩一个玩具,你争我抢经常打架,那就买双份的,这样就不会打架了;吃的东西要一样多,穿的衣服要一样的好,从小都是两个人比较着来,以至于后来父母稍有不公,就会被指着鼻子嗔怪道:你不公平,你偏心!

听到子女们的抱怨,父母们还心怀愧疚的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,很烦恼做到一碗水端平怎么这么难?如果父母们一旦陷入了对"公平“理解的错误认知,那么,家庭关系也会随之陷入恶性循环。

作者在书中提到,““你有什么,他就有什么”,这并不是真正的公平,公平在乎的是实质的平等,而不是物质上的假象,如果只是注重表面的公平,只会让手足互相计较与监视。”

因此,父母应该对家庭关系中的“公平”持有正确的观念,公平不在于物质基础上的,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的“爱”是否平等,换句话说,父母们不要在“物质公平”上使蛮力,而应淡化子女们对物质上的比较心,着重于对子女爱的教育。

父母要在孩子们的心里树立正确的观念

父母们常常觉得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、零食价格不贵,就非要两个孩子都有相同的份儿以示公平,也因为父母们追求这种“公平”,而浪费了许多家庭资源。孩子在小时候对公平有错误的认知,长大后一定会发展成为更大的问题。

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:有户人家土地与人合建,兄弟二人各得到一笔丰厚的地产,但是因为弟弟分得的其中一个店面比哥哥少了0.75平方米,弟弟便每隔几日打电话去咒骂父母。

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周围人议论哪家的孩子在争父母的遗产,或者因为父母分配不均导致家庭关系失和,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。这也使年轻的父母产生一种误解,以为只要生两个孩子就会有这样的问题产生,而不愿意生二胎,但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两个孩子本身有什么问题,而是父母在对两个孩子施教的时候发生了偏差。

学会与他人分享美好的事物,与他人共享有限的资源,这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,家长们常常懒于教导,而仅仅用表面的公平去粉饰孩子们之间的问题,这便使孩子在习惯了物质平等的对待后养成了计较的性格,严重影响手足以及亲子关系。孩子并不是真的那么难教,而是父母们自愿放弃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机会,才使得矛盾日益加深。

经营一个家庭和领导一个国家有相同之处,国家中各个地区的自身条件不同,有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之分;有山区和平原之分;有热带和寒带之分;有黑色土壤和红色土壤之分;有人口多与少之分;有工业城市和农业城市之分等等诸多地理、人口、政策的因素的不同导致各个地区有不同的发展空间和方向,而国家对各个地区发展所给予的措施也会有所不同,有的地方是给予财政支持,有的地方是给予政策支持,还有的地方是给予人力支持,总之会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给予最适当的支持投入。不会说一股脑的,给予所有地区或者城市所谓的“公平”投入,那不现实,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。

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亦是如此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,父母该如何分配资源和精力应取决于孩子的需要,孩子需要的才是最适合的。不得不说有的孩子天生就是让父母省心的类型,人称来报恩的孩子;而有的孩子就是要父母多费些心力才能教导成人,人称来报仇的孩子,这两种类型的孩子势必会花费父母不同的精力和财力;

同样的,父母对于男孩和女孩的各方面投入也会有很大差别,对女孩,无论年龄多大,父母都会更关心她的安全问题,情绪问题等等,对男孩子可能会更关心他是不是能够自立,所以没必要为了所谓的公平,就必须在各方面都一视同仁,有时候绝对的公平,反而会造成不公。

父母们对孩子最需要进行的是情感教育,培养孩子们之间亲密的感情,可以尽量让大一点的孩子去照顾小的孩子,让他生出责任心来,懂得手足之情的珍贵,便不会去计较多与少这类的表面公平的问题。

家里妹妹比哥哥小两岁,我常常跟哥哥说,妹妹是女孩子,以后在外面要保护妹妹,不要让她受人欺负,虽然哥哥现在还小,但是如果常常这样教育他,我相信他以后是可以做到的。

总结

对待孩子们不应以“宣示公平”作为对待他们的原则,因为作为父母,我们爱孩子的心情绝对是公平的。而这种公平并不能用“两个人拥有的必须一模一样”来表达。一个家庭的资源是共有的,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学习为整个家庭着想,所以绝不要让孩子以物质分配作为标准,来检验父母是否公平。

父母对子女爱的教育可以化解家庭中的许多矛盾。